发布于 2025-04-28
1813次浏览
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非萎缩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原因之一,它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反应。不良饮食习惯如过度饮酒、暴饮暴食、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也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直接损伤胃黏膜。精神心理因素如长期紧张、焦虑等也可能影响胃的正常功能。
患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但部分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疼痛通常为隐痛或胀痛,可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因素而加重。腹胀感可能导致患者进食减少,影响食欲。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如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症状明显者可给予对症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改善症状。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一般经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预后较好。但如果不注意生活调养或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能会反复或加重,甚至有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等其他胃部疾病的风险。因此,患者需要重视疾病,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