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5343次浏览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以服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等治疗。
1.抑酸药
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因胃酸过多导致的胃痛、反酸等症状。胃酸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过多的胃酸会加重胃黏膜损伤,使用抑酸药能有效降低胃酸水平,为胃黏膜修复创造良好环境。
2.胃黏膜保护剂
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这类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胆汁等有害物质进一步损伤胃黏膜,同时有助于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愈合。
3.促胃肠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对于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动力不足表现的患者较为适用。通过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减少胃内容物潴留,从而减轻不适症状。
4.抗幽门螺杆菌药物
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再加上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进行规范的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根除它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和康复也非常重要,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如果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