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9253次浏览
心脏传导阻滞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肌病等原因引起的,需针对治疗。
1、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与柯萨奇B组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病毒性心肌炎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受损,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的情况,还可出现胸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包括重组人干扰素a2b注射液、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也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善不适,比如苯妥英钠片、盐酸美西律片、盐酸索他洛尔片等。患者可使用营养心肌类药物,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身体修复,比如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
2、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与病原体感染、心瓣膜异常等因素有关。可使患者出现全身乏力、气急、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心内膜炎可以引起患者心脏病变,从而出现心脏传导阻滞。
患者可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以及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比如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等。也可根据具体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瓣膜替换术、心脏瓣膜修复术等。
3、心肌病
心肌病与遗传、病毒感染、营养素缺乏、心动过速、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心悸、胸痛、乏力、头晕等症状。心肌病可引起患者心脏异常传导,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的现象。
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比如盐酸索他洛尔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也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比如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心肌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患者也可采取手术治疗,改善病情发展,包括室间隔切除术、心脏移植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