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心综合征是一种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1-02

5559次浏览

胆心综合征是由于胆道疾病引起的心脏功能异常。

胆心综合征是指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通过神经反射造成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心脏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胸痛、心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该病心脏损害属于继发损害,治疗措施需要以治疗胆道疾病为主,如果病情持续时间较长,也可能发展成为不可逆的器质性心脏病变。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器质性心脏病
器质性心脏病并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是指心脏本身结构、功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造成的心脏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闷腹胀是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闷一般指胸闷。胸闷、腹胀可能是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胆心综合征等疾病有关。 1、生活习惯不良 短时间内过度活动导致机体耗氧量增加,会出现胸闷症状。此外,如果日常暴饮暴食,导致消化负担过重,可同时出现腹胀症状。 2、胃食管反流 患者进食后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可因为烧心而出现胸闷症状,并且可因为消化功能下降出现腹胀症状。 3、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患者由于存在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会出现腹胀症状。并且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胸闷。
胆心综合征严重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严不严重与胆道疾病呈正相关。 胆心综合征主要是由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胆道系统疾病所诱发。如果患者胆道系统疾病比较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控制后胆心综合征也会缓解,通常不严重。若是胆心综合征患者胆道疾病较严重,不及时治疗,则后果较为较重。 胆心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过多油腻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胆心综合征是什么呢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胆道疾病引起的类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作并伴有心电图异常的疾病。 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一般都会引起胆心综合征,长期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中或是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通常也会增加发病率。患者可有胸痛、心悸、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发热、黄疸等表现。 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后,应遵医嘱完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项目,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情发展情况。
胆心综合征怎么回事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多是因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引起的,免疫力降低也可诱发该疾病出现。 一.基本病因 1.胆囊炎 胆囊炎患者,体内的病原体可持续损伤机体交感神经,神经痉挛,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胆心综合征。 2.胆结石 胆管内结石堵塞胆道,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胆管内压力增高,冠状动脉异常收缩,心脏功能失调,可引起胆心综合征。 二.诱发因素 若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患胆囊疾病时,心脏也遭受其他病原体感染,机体不适症状加重,也可导致机体出现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是什么症状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患者可出现胆道疾病症状、心脏症状等。 1、胆道疾病症状 胆心综合征主要是胆囊、胆管疾病所致,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常有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症状。 2、心脏症状 胆心综合征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活动失调时,患者也会有胸部针刺样疼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也可见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心律异常。
胆心综合征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胆心综合征是指胆道疾病引起心脏不适、心电图异常的疾病。 胆心综合征的患者考虑是发生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时,会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得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情况。胆心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女性较为多见。患者会出现胸痛、恶心、腹痛、黄疸等症状。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抗感染、利胆等方法治疗,一般来说预后良好。
胆心综合征怎么办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处理。 1、一般治疗 平时保持清淡低脂类饮食,避免进食过多油腻的食物。不适症状明显时可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胆结石、胆囊炎的症状。 3、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也可以做胆囊切除术、胆道切开引流术、胆管取石术治疗。
胆心综合征如何诊断?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通过病史采集、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是否存在胆心综合征。 1、病史采集 通过病人主诉,了解其是否有过胆道疾病病史,方便对疾病做初步了解。 2、症状 患者有胸痛、腹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时,可以做为进一步诊断依据。 3、体征 视诊发现患者有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发黄等黄疸症状,听诊发现其心律不齐、心音减弱,触诊有右上腹压痛或是可以触及肿大的胆囊时,可以进一步确诊。 4、辅助检查 检查的项目包括腹部超声、心电图检查、冠脉造影检查等。腹部超声可以明确胆囊有急慢性炎症表现或有胆囊结石。心电图检查可为正常,也可能会出现有意义的ST-T波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常没有明显异常,可以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相鉴别。
胆心综合征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的日常注意事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等。 1、心理护理 患者会因为胸痛、胸闷等症状出现恐惧心理,家属需要给予患者相应安慰,鼓励患者参加音乐会、绘画等活动,避免患者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 2、饮食护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以清淡、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避免饮用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3、病情监测 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要注意观察自身伤口情况,有明显渗血时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严格掌握使用药物的禁忌证,出现明显不适时要立即就医。
胆心综合征如何预防?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乐观情绪等措施可以预防胆心综合征。 1、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胆石症、胆囊炎等胆道疾病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控制病情,避免其急性发作导致心脏出现各种症状。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日常应注意定时用餐,忌烧烤、油炸食品等食物,可以增加清淡、低脂、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摄入,如牛奶、蛋类、豆类等。避免吸烟、饮酒以及饮用咖啡等。 3、保持乐观情绪 情绪激动可诱发胆心综合征,日常注意保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起伏过大。
胆心综合征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指患有胆道系统疾病的人,如胆结石、胆囊炎等,当其胆道疾病急性发作时,可以通过神经反射造成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绞痛;严重时还能够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等情况的临床综合征。胆心综合征主要是因为胆道疾病所引起心脏的供血不足,因此在临床上患者首先具有胆道疾病,治疗时要积极的治疗胆道疾病。
胆心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指胆道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绞痛、心律不齐甚至心肌梗塞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来讲胆心综合征先有胆系疾病再继发心脏的症状,心前区有不同程度的闷痛或绞痛,每次发作时间较长,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常有心悸、心跳不规则及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的改变,症状多由吃油腻食物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使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不容易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