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结肠息肉的治疗措施

发布于  2025-01-02

2612次浏览

家族性结肠息肉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定时排便,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为主。

2、手术治疗

患者如不存在手术禁忌症,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可采取全结直肠切除腹壁造口术、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术+回直肠吻合术等方法。

3、药物治疗

不符合手术指征者,可遵医嘱使用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药物减少息肉恶变的风险。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
家族性结肠息肉一般是指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为什么会得结肠息肉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原因有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年龄因素等。 1、遗传因素 结肠息肉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家族中有结肠息肉或结直肠癌的人,患结肠息肉的风险较高。 2、饮食因素 平时经常进食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以及过量摄入红肉、加工肉类等,与结肠息肉的发生增加有关。 3、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项组织器官功能处于较为低下的状态,患结肠息肉的风险也会增加。 需要注意,结肠息肉可以是良性的,但也有一定的恶性潜力。因此,对于发现结肠息肉的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结肠息肉手术需住院吗
王少峰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手术是否需要住院取决于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1.息肉的大小、数量和位置:较小、数量较少且位于结肠近端的息肉通常可以在门诊进行手术,而较大、数量较多或位于结肠远端的息肉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2.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果患者有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可能需要住院进行更密切的监测和管理。 3.手术方式:不同的结肠息肉手术方式可能需要不同的住院时间。例如,内镜下切除息肉通常可以在门诊进行,而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需要住院观察。 4.麻醉方式:全身麻醉通常需要住院,而局部麻醉或镇静麻醉可以在门诊进行。 一般来说,大多数结肠息肉手术可以在门诊进行,但在以下情况下可能需要住院: 1.患者年龄较大或健康状况较差。 2.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 3.手术复杂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4.患者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决定是否住院进行结肠息肉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手术的风险、收益和住院的必要性。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结肠息肉手术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这些人群的特殊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结肠息肉手术是否需要住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决定手术方式和住院时间时,医生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如果对手术的安排有任何疑问,建议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
结肠息肉手术需住院吗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手术是否需要住院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对于较小的、单个的结肠息肉,有时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并进行切除,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住院,可以在门诊或日间手术中心进行。然而,对于较大的结肠息肉或有多个息肉、高度异型或怀疑有恶变的情况,通常需要进行开腹手术,也就是传统的结肠息肉切除术。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入院接受手术治疗,通过留院观察来给予相应的护理,必要时还会给予抗感染治疗,以确保手术创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肠息肉变大会怎么样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变大会造成肠出血、肠梗阻、癌变等不良后果。 1、肠出血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层隆起性病变,息肉体积较大时容易发生破溃出血,造成肠出血,患者表现为黑便或便血。 2、肠梗阻 结肠息肉是一种占位性病变,息肉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堵塞肠腔造成肠梗阻,患者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3、癌变 有研究表明,体积较大的息肉癌变风险性会相对较高,如果患者不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可能会进展为结肠癌。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子女是否会发病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子女有一定的发病几率,但并不是都会发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单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好发于存在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如果父母中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史,则子女会有50%的几率携带致病基因。但是,即使是存在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致病基因,子女也不一定就会发病,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产生还受到环境因素、情绪因素等影响。所以,不能说父母存在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子女就一定会患病。
结肠息肉术后几天能走路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1-3天能走路。 若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强,病情较轻。采用的是微创手术治疗,局部伤口较小,恢复较快,此时手术后1天就能够走路。但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伤口撕裂,不利于身体恢复。若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差,病情较重。采用的是常规手术治疗,局部伤口较大,恢复较慢,此时建议3天左右再走路。 患者手术后应该保持伤口清洁卫生,及时消毒,避免吃辣椒、大蒜、生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一般结肠息肉多长时间才有明显症状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在3-12个月出现症状。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层隆起性病变,如果结肠息肉体积较小,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若随着病情进展,结肠息肉不断增大,可能会在3-12个月出现症状,比如腹泻、腹痛、排便次数增加、便血等。 患者需要清淡规律饮食,若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做直肠指检、血常规、粪便潜血试验、肠道造影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结肠息肉术后注意事项和饮食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方面,具体包括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等。 1、适当休息 术后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频繁熬夜,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在初步恢复后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恢复。 2、合理饮食 在手术后的早期,可以选择流质、半流质饮食减轻肠道负担,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可以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3、定期复查 术后需要按医生要求进行复诊,以确保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如果术后出现腹痛、发热、大量便血、持续便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结肠息肉术后拉黑便怎么办
王少峰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手术后出现黑便,需要进行医学观察。如果黑便量较少且数天后消失,则不需要特殊治疗。这是因为手术对肠道粘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手术残留的血液可能混合在大便中,表现为黑便。 然而,如果黑便量增多或颜色变为暗红色,这可能意味着仍有新鲜血液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考虑进行肠镜检查以有效止血。如果肠镜无法达到止血的目的,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治疗。 总之,如果在结肠息肉手术后出现黑便,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要延误病情,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修改建议: - 将“结肠息肉手术以后拉黑便”修改为“结肠息肉手术后出现黑便”,更加准确地描述了问题。 - 将“建议进行肠镜的检查或开腹探查”修改为“应考虑进行肠镜检查以有效止血。如果肠镜无法达到止血的目的,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更加详细地说明了可能采取的治疗措施。 - 调整了部分句子的语序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流畅易读。 - 强调了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的重要性,以避免延误病情。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症状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一般指家族性结肠息肉,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肠道出血、肠道刺激症状、肠道梗阻等。 1、肠道出血 患者可出现无痛性便血的症状,一般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布于粪便表面。 2、肠道刺激症状 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数目较多,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等现象。若继发感染,可能会引起黏液脓血便。 3、肠道梗阻 若家族性结肠息肉过大,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
肠息肉的症状表现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息肉一般没有症状,多半是检查出来的。如果长到比较大,2公分以上的,而且带粗蒂,就说明血管供应比较丰富,如果表面出现糜烂以后可能会出血。如果是长的很大的息肉,甚至于出现恶变,就会造成肠道梗阻,就是不全性梗阻,有时候排便不畅、排不出来,导致大便不容易通过,尤其是右半结肠,会出现腹痛甚至于肠梗阻,肠梗阻是属于急腹症,必须到医院来看了,要通过肠镜来检查。一般很小的息肉没有任何症状,必须通过正常的肠镜体检来检查出来,现在要求检查肠镜的年龄是在45岁以上,健康体检可以做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能变为结肠癌吗
白雪峰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首先先明确什么是结肠的息肉,息肉就是肠道内黏膜突起的任何病变,息肉中有很多,包括腺瘤性的、增生性的、错构瘤性的,好多种息肉。其中占80%的肠道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而这部分腺瘤性息肉是容易恶变的,其中以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是最高的。有统计,现在接触的80%左右的结肠癌和直肠癌,都是与腺瘤,也就是息肉恶变相关的。所以应该对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旦要发现息肉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大多数的息肉都可以通过肠镜,就是所谓的纤维结肠镜,做肠镜检查的过程中,给予切除治疗,应该找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切出来息肉,应该做病理检查,一是明确息肉的性质,二通过病理检查,也能看一看它的切缘完不完整,目的是为了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今后的筛查做准备。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复发吗
邢加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三甲
肠息肉切除以后是有可能还会再长或复发的,因为人的肠道属于容易高发或容易生长息肉的体质,因为肠道息肉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恶变的几率。如果在肠镜发现息肉一定要进行切除,而且要定期复查,一般人群在一年左右,应该进行肠镜检查,观察肠道的情况,如果再次发现息肉,仍然要进行切除。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乙状结肠息肉0.4cm会是癌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0.4cm是否是癌症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将息肉切除,通过病理检查分析确诊病变情况,多数是良性病变,但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性改变。因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需要及早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避免病变继续发展。如果检查结果为良性说明不是癌症,要定期随诊观察,如果病理检查为恶性说明是癌症,需要扩大手术范围进行肿瘤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