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7910次浏览
十二指肠出血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进行过十二指肠手术等因素引起的。
1、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若长时间服用这类药物,可导致十二指肠黏膜受损,容易引起出血现象。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内后可大量增殖,容易使患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若未及时进行治疗,随着溃疡进一步加重,可导致十二指肠破裂出血。
3、既往进行过十二指肠手术
如果患者之前进行过十二指肠手术,手术过程中导致黏膜损伤,进而发生溃疡,也会造成十二指肠出血。
患者发生十二指肠出血后,应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应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以补充血容量,观察心率、血压、尿量等生命体征。同时要及时禁食,以免病情加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应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抑酸剂进行治疗,能够减缓病情恶化。同时可以应用甲硝唑、奥硝唑、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来预防感染。
3、手术治疗
若病情较为严重,可以进行出血部位的贯穿缝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