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3178次浏览
哺乳期牙周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护理不当、激素水平变化、牙结石和牙菌斑等。
1.口腔卫生护理不当
哺乳期妇女可能由于忙碌于照顾婴儿,忽视了自身的口腔卫生,导致食物残渣、牙菌斑等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引发牙周组织炎症。
2.激素水平变化
怀孕期间及哺乳期的激素水平变化,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升高,会影响牙龈组织的微循环状态,使其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
3.牙结石和牙菌斑
食物残渣长期堆积并钙化形成硬化的沉积物(牙结石),以及口腔内细菌附着于牙面形成的一层薄膜(牙菌斑),都是导致牙周炎的重要因素。
针对哺乳期牙周炎,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龈上洁治术和洗牙
通过物理方式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减少细菌滋生环境。
2.龈下刮治术
利用专用工具深入牙龈下方清除深层菌斑和结石,适用于存在大量结石且伴有出血严重的患者。
3.根面平整术
在局部麻醉下去除病变组织,并平滑根面以利于愈合,主要针对有深龋洞或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区域。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以预防牙周炎的发生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