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主要通过瘫痪部位、临床表现、起病速度等方面进行鉴别。
1、瘫痪部位
中枢性面瘫一般是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主要是运动中枢以及运动中枢下行的锥体束受损而引起。周围性瘫痪一般是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主要是大脑和脊髓以外发出的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
2、临床表现不同
中枢性瘫痪主要以肌强直、强直性肌肉萎缩等症状为主,并伴有病理反射,一般不会出现肌束颤动。周围性瘫痪可出现肌萎缩、肌张力下降等症状,一般没有病理体征,但是会出现肌束颤动。
3、起病速度
中枢性面瘫起病速度较快,可在数秒钟或者数分钟之内发病。周围性面瘫起病速度较慢,可能在数小时或者数天左右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