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5034次浏览
小肠出血的原因包括肠溃疡、肠息肉、小肠癌等,相关原因与治疗如下:
1.肠溃疡
肠溃疡会使肠道充血、水肿、糜烂,导致局部血管破裂,从而发生小肠出血现象。
发生肠溃疡出血后,应该及时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等药物促使血管收缩,使小板积聚在出血部位,改善充血现象。
2.肠息肉
肠息肉会影响肠道正常功能,食物摩擦息肉,会导致息肉破裂,从而引起出血。
发生肠息肉后,可通过腹腔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开腹肠息肉切除术等方式将息肉去除,以促使病情恢复。
3.小肠癌
小肠癌发生后,癌细胞不断在肠部增殖、扩散,侵犯局部血管,使血管受损,引起小肠出血。
小肠癌发生后,可遵行医生的治疗方案使用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卡铂、顺铂注射液等药物消灭小肠部位的癌细胞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