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会成心肌病吗

发布于  2025-01-02

4930次浏览

心肌炎是不是会变成心肌病,要酌情进行分析:

如果心肌炎由病毒感染引起,没有得到规范治疗或治疗不及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心肌组织损伤和纤维化,进而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和放松功能,使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可能会逐渐发展为心肌病。若心肌炎是急性的,病情比较轻,只对心肌产生轻微损伤,不会导致明显的心脏功能障碍,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一般不会引起心肌病。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组织出现炎症,可影响心脏的收缩、舒张。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心肌酶高是怎么了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孩心肌酶高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其可能和病毒感染、心脏疾病、其他因素等相关。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可能引发心肌损伤,导致心肌酶升高。这是因为病毒侵袭心肌细胞,使其受到破坏,从而释放出心肌酶。 2.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肌梗死等也会使心肌酶明显升高。这些疾病直接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导致酶的释放增加。 3.其他因素 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小孩心肌酶高。
心肌炎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肌炎一般不存在最佳治疗方法,可通过休息、饮食调整、口服药物等方式进行医治。 一、休息 心肌炎指的是心肌出现炎症性病变,常引发心悸、胸闷、身体发热等表现。首先要注重卧床休息,短期内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情加重。 二、饮食调整 平时还需保持清淡且易消化的饮食习性,可适当多进食小米粥、南瓜粥之类的食物。 三、口服药物 要是病情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辅酶Q10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平时还需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并定期复查。
阳后心肌炎什么症状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阳后一般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痊愈后。心肌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乏力等,严重时会引发多种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像室早、室速、传导阻滞等,甚至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 心肌炎往往是病毒侵害心脏致使心肌受损,出现心肌酶谱大幅升高、心功能急剧下降的情况,即病毒直接攻击心肌细胞而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1至3周通常会有发热、疲倦、肌肉酸痛等表现,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呈现急性心功能衰竭,具体症状有呼吸困难、头昏、心源性休克等。这种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来治疗,比如可服用呋塞米、普罗帕酮、阿昔洛韦等药物。 出现心肌炎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治疗。
心肌坏死是什么意思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肌坏死是指心肌细胞由于缺血、缺氧、感染、中毒等多种原因导致的不可逆性损伤和死亡。 心肌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阻塞时,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缺血性坏死。此外,其他因素如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心肌炎、药物中毒等也可能导致心肌坏死。心肌坏死后,会出现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和溶解,随后被纤维组织替代,形成瘢痕,这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1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1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引起心室激动。 1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范围。PR间期是指从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间隔。在1度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通常大于0.20秒,但心室节律通常是规则的。多种原因可导致1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的包括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进展,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进一步房室传导异常。对于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医,控制原发疾病。
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李杰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可能是情绪不良、心肌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情绪不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或遭受强烈刺激,导致情绪失控,心理无法承受,容易出现心闷气短的症状。 2.心肌炎 活动性心肌炎也容易引起胸闷气短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心动过速、心慌以及心律不齐等症状。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如果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扩张、慢性气管炎和肺结核等,也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肺功能受损,使肺部呼吸不畅。
心肌炎症状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肌炎的症状包括前驱症状、急性期症状、慢性期症状等。 1.前驱症状 心肌炎患者多数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喉咙痛、咳嗽等。 2.急性期症状 随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如胸闷、胸前区压迫感、胸痛等。 3.慢性期症状 部分心肌炎患者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水肿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左胸疼痛会不会是肺癌
胡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左胸疼痛不一定是肺癌。 造成左胸疼痛的原因较多,比如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骨骨折、胸膜炎、胸膜肿瘤、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所以不可以单凭出现的症状确诊肺癌。部分患者左侧肺部出现癌症时,由于肿瘤体积较大,对邻近组织产生压迫,可能引发左胸疼痛的症状。 患者需要就医进行X线、磁共振成像、心脏彩超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查明病因。
转氨酶120是肝炎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转氨酶120U/L可能是肝炎,但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转氨酶正常范围是0-40IU/L,转氨酶120U/L属于升高状态。肝炎可导致肝细胞受损,使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造成转氨酶升高。但是其他因素也可引起这种情况,比如剧烈运动、胆囊炎、胆石症、心肌炎、肝硬化、肝癌等,所以不能单纯依据转氨酶120U/L来判断肝炎。 如果患者怀疑自己存在肝炎,还应结合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比如尿常规、血常规、肝脏B超检查等。
病毒性心肌炎是如何引起的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年龄小、免疫功能差、遗传等因素可能会诱发疾病。 1、年龄小 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因为年龄小的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侵袭,从而诱发疾病。 2、抵抗力低下 长时间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不良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群身体抵抗力会下降,更容易患病。 3、遗传 临床发现,家族中有该病病史的人群患病率比一般人稍高些,所以认为该病具有一定遗传性。
肌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其次就是栓塞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绞痛等,无论哪一种心肌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大部分为左心衰,常见的症状是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加重可以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反复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多有咳喘、尿量减少和乏力。当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时候,还可以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下肢水肿等,各类型的心肌病都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常见的有房性以及室性的早搏、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心肌病由于心脏结构发生损害,心脏扩大,因此容易出现心脏的附壁血栓,当心功能下降时,尤其是合并房颤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栓子脱落,从而发生栓塞,其中脑栓塞是栓塞并发中最为常见的。
肌病患者日常该如何护理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大多数心肌病由于不能治愈,属于慢病的一种,所以日常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医疗上一定要定期门诊复查,按照医生的医嘱治疗的方案长期服药,不得擅自改药或者将药量擅自的加量或者减量,要自行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其次患者的日常居家生活也应当严格管理,饮食一定要营养合理,要高蛋白、低盐低脂,可以少量多餐,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戒烟戒酒、生活要有规律、不能暴饮暴食,要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心衰或者严重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病情较轻、心功能较好的患者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心功能的保持和改善,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能大喜大悲。另外心肌病的患者还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避免感冒。
肌病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病患者的饮食非常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饮食规律、合理搭配,要遵循高蛋白、低盐低脂的原则,每天要有一定的动物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可以辅助一些植物蛋白,如豆制品,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对于进食差的患者可以少量多餐,心衰的患者还要适当控制液体的摄入,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每人盐的摄入量在4-6g,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适当的水果,对于糖尿病的患者不要饭后马上吃水果,而是应该在两餐中间吃水果。第二、注意烹调的方法,少用油炸、油煎、烧烤等方法,最好是蒸、煮、炖的,食物宜做得软、烂、好消化。第三、戒烟、戒酒,酒精不仅会伤害和损害心肌,而且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肌病是怎么回事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有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史肥厚或扩张。心肌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也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可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他心血管疾病继发心肌病,导致病理性改变不属于心肌病范畴,比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病变不属于心肌病。目前心肌病分类如下:第一、遗传性心肌病,比如肥厚性心肌病、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糖原贮积症、先天性传导阻滞、线粒体疾病。第二、混合性心肌病,比如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第三、获得性心肌病,比如感染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疾病、心脏气球样变、围生期心肌病。
酒精中毒性肌病的原因及症状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酒精中毒性心肌病可能是由于摄入酒精过量或者喝了假酒后导致心肌炎症或者心肌酶增高,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一般会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患者还会出现心肌酶增高、早搏以及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跟体征。
心肌炎的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炎是心肌炎症性疾病,最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异性治疗,应该以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为主,患者应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出现心力衰竭时酌情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者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度房室传导组织或窦房结功能损害出现晕厥或者明显低血压时,可以考虑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糖皮质激素疗效并不肯定不主张常规使用,但是对其他治疗效果不佳者仍可考虑使用。此外,临床上还应用促进心肌代谢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暴发性心肌炎和重症心肌炎进展快死亡率高,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保证心肺支持系统十分重要,比如暴发性心肌炎和重症心肌炎患者需要辅助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