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方法

发布于  2025-01-02

7231次浏览

大疱性类天疱疮可采取一般治疗、局部治疗以及系统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同时还需加强营养,多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促进疾病的恢复。

2、局部治疗

患者可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局部涂抹,比如卤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损愈合。

3、系统治疗

必要时,可遵医嘱选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以及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以抑制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个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临床上以躯干、四肢出现张力性大疱为特点。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目前认为BP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较好。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大疱性类天疱疮怎么办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以通过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 1、日常护理 患者应避免抓挠患处并穿戴宽松、柔软的贴身衣物,减轻局部皮肤受到的摩擦,防止皮损加重。 2、物理治疗 患者局部皮肤可出现湿疹样皮损,可以配合进行局部微波或红外线照射,以改善皮肤新陈代谢,促进渗液干涸,并帮助缓解瘙痒症状。 3、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使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药物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能够减轻皮损。
大疱性类天疱疮怎么治疗严重吗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系统药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病期间应该加强营养支持、加强皮肤护理,以免继发感染。必要时可以抽吸疱液,并保留疱壁。 2、局部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选择在局部使用卤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有抗炎和抗感染的作用。 3、系统药物治疗 若病情严重,可以选择全身使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有抗炎、调节免疫、抗菌等作用。 大疱性类天疱疮为慢性病程,容易反复发作,如果患者能够早期规范化治疗,一般不严重,预后良好。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则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满脸红疹子是怎么回事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满脸红疹子考虑是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造成的。 1、环境因素 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出汗,并且汗液不容易蒸发,会浸泡皮肤角质层,从而诱发炎症反应,出现满脸红疹子的表现。 2、药物因素 满脸红疹子不排除是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磺胺嘧啶、异烟肼等,这些药物均可能会诱发上述症状。 3、疾病因素 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炎性疾病,麻疹、水痘等传染性疾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能会造成满脸红疹子。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检查有哪些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 1、体格检查 患者需通过体格检查了解皮损分布位置、范围,口腔、外阴黏膜是否受累。 2、实验室检查 患者需进行血尿常规、抗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2抗体、总IgE、凝血指标等免疫指标。 3、病理检查 患者还需进行病理检查,取水疱边缘部位做皮肤组织活检,可观察到表皮下水疱,疱液内存在嗜酸性粒细胞。
大疱性类天疱疮怎么引起的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引起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原因包括药物损害、紫外线刺激、变态反应等。 1、药物损害 比如呋塞米、氟尿嘧啶、磺胺嘧啶等,服用后可能会使表皮基底膜发生抗原性改变,进而损害皮肤,导致上述病变。 2、紫外线刺激 比如阳光暴晒、长时间接受紫外线灯照射等,可穿透表皮基底膜导致抗原性改变,并产生抗表皮基底膜抗体,引发相关异常情况。 3、变态反应 若表皮基底膜带含有大量的抗体和补体,容易使IgE和抗原结合,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造成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要怎样治疗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局部用药治疗、全身用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病期间应该加强皮肤护理,以免继发感染;同时还要增加饮食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局部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局部使用卤米松、夫西地酸或莫匹罗星等药物治疗,有抗炎和控制感染的作用。 3、全身用药治疗 如果是局限性或轻度的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以使用多西环素、四环素、烟酰胺等药物治疗;而如果是广泛性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以使用倍他米松、甲氨蝶呤或者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怎么回事儿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出现可能是紫外线刺激、药物因素、变态反应等原因引起。 1、紫外线刺激 紫外线刺激穿透表皮基底膜引起抗原性改变时,可能会破坏连接表皮与真皮锚状纤维,引起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情况。 2、药物因素 对于使用呋塞米、氟尿嘧啶等药物的人群,可能会导致表皮基底膜发生抗原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皮肤损害引起此病症。 3、变态反应 出现肥大细胞脱颗粒时可能会释放组胺,使表皮与真皮分离,容易导致水疱形成,引起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方法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可采取一般治疗、局部治疗以及系统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同时还需加强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促进疾病的恢复。 2、局部治疗 患者可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局部涂抹,比如卤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损愈合。 3、系统治疗 必要时,可遵医嘱选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以及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以抑制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大疱性类天疱疮怎么治比较好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方式有一般治疗、局部用药治疗、全身用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需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老年卧床患者要定期翻身,以免形成褥疮。饮食上要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加强营养支持。 2、局部用药治疗 遵医嘱局部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如泼尼松、卤米松、丙酸氯倍他索等。局部有破溃、糜烂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3、全身用药治疗 泛发性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以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而顽固性或难治性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以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或是通过血浆置换等方式控制病情发展。
大疱性类天疱疮怎么回事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因不完全清楚,有可能与自身免疫、药物、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 研究发现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即抗BP230抗体和抗BP180抗体,可攻击皮肤的基底膜成分,促使真皮与表皮分离、组织液聚积,最终形成水疱或大疱。 2、药物 还有研究表示使用呋塞米、氟尿嘧啶或磺胺类药物等,可能会导致表皮基底膜发生抗原性改变,最终引起皮肤损害,也可诱发此病。 3、紫外线照射 当紫外线照射后穿透表皮的基底膜,并导致基底膜发生抗原性改变,最终产生相关抗体,会破坏表皮与真皮的锚状纤维,可能会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
类天疱疮
莫清波 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三甲
类天疱疮经常以口腔粘膜,牙龈出现水泡或糜烂进行就诊。临床检查发现口腔黏膜有水泡,牙龈会出现剥脱性龈炎的改变。通常全口牙龈红肿,出现弥散性的红斑样的改变,其上可以见点状或绿豆大小的糜烂面,通常尼氏征阴性。如果为了明确诊断,可以考虑进行活检。一旦确诊以后,首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包括全身口服,还有局部应用。通常口服泼尼松20毫克,每天一次,晨起顿服。另外可以用曲安奈德的软膏或者是地塞米松溃疡涂剂进行外用,还可以口服维生素片B6片,维生素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