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8
9857次浏览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以下是关于丹毒引起的一些原因:
1.皮肤或黏膜受损
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如足癣、湿疹等,可导致细菌经破损处侵入,引起感染。
2.感染灶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可通过淋巴系统感染皮肤,引发丹毒。
3.免疫力低下
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HIV感染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丹毒的风险。
4.其他因素
长期站立或行走、过度劳累、皮肤多汗等,也可能使皮肤的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丹毒。
对于丹毒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为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抬高患肢,同时保持皮肤的清洁。对于有皮肤破损的患者,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扩散。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传播。同时,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