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8
1368次浏览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以下是关于丹毒的一些信息:
1.病因:丹毒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诱发因素包括皮肤或黏膜破损、足癣、小腿溃疡、鼻炎等。
2.症状:丹毒好发于小腿、面部,起病急,主要表现为红斑、表面紧张灼热、迅速向四周扩大,境界清楚,有时可出现水疱。患者可有发冷、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3.治疗方法: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
外科疗法:对慢性复发性足癣及以下肢静脉曲张为其病因者,可采用结扎术或加分枝术等手术治疗。
4.注意事项: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破损。如有足癣应及时治疗,避免感染扩散。
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防止感染。如果出现类似丹毒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