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7-30
8879次浏览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表现为起病急、局部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外科疗法,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抬高患肢,以减轻下肢肿胀。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挤压患处。
2.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3.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4.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患者,在感染控制后,可考虑外科治疗如大隐静脉切除术或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因此,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此外,丹毒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