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9-17
3615次浏览
打过狂犬疫苗后又被咬,需根据全程免疫后时间判断是否再打针,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一般不需再打;6-1年内再次暴露需接种2剂;1年以上再次暴露需重新全程接种,特殊人群如儿童、有基础疾病人群及经常接触动物人群也需依此原则处理。
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若在完成全程狂犬疫苗接种后的6个月内再次被动物咬伤,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种狂犬疫苗。因为体内仍有足够的抗体来抵御狂犬病毒。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可维持至少6个月的有效保护期。
全程免疫后6个月至1年内再次暴露:如果是在全程接种后的6-12个月内再次被咬伤,需要接种2剂狂犬疫苗,分别在第0天和第3天各接种1剂。这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体内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但仍有一定基础,通过补种2剂可快速提升抗体水平以应对可能的病毒感染。
全程免疫后1年以上再次暴露:当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超过1年再次被咬伤时,需要重新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此时体内的抗体水平已经很低,不足以有效预防狂犬病毒感染,需要重新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在被咬伤后更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因为儿童对狂犬病毒的易感性较高,且自身免疫反应的特殊性需要更精准的处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在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狂犬疫苗时,也应遵循上述原则,同时要更加关注伤口的处理等相关措施,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另外,生活方式中经常接触动物的人群,如动物饲养员等,在被咬伤后要更加谨慎,严格按照时间间隔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以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