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9-08
1042次浏览
清洁伤口时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轻柔冲洗破水泡部位清除污染物;消毒采用碘伏从创面中心向外周涂抹;小水泡可让其自行吸收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并定期更换;儿童处理需更轻柔严格无菌操作并安抚,老年人处理后要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出现异常立即就医且保持清洁干燥,有基础病史人群如糖尿病要注重血糖控制并加强感染监测。
一、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轻柔冲洗洗破的水泡部位,清除表面污染物,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尤其针对儿童等皮肤敏感人群,避免因用力过大加重损伤。
二、消毒处理
采用碘伏等合规消毒剂对水泡周围及创面进行消毒,消毒方式为从创面中心向外周涂抹,避免反复擦拭创面以减少对创面的刺激,老年人皮肤较薄,消毒时需格外轻柔,防止损伤皮肤。
三、创面处理
小水泡处理:若水泡较小,可让其自行吸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期间避免局部受到摩擦等刺激。
大水泡处理:对于较大水泡,使用无菌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出,之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定期更换纱布以维持创面清洁,儿童处理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防止感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因其皮肤娇嫩,处理洗破水泡时需更加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且要密切关注儿童对处理过程的反应,给予安抚。
老年人:由于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处理后需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如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同时需注意保持老年人局部创面的清洁与干燥环境。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水泡处理后要尤其注重血糖控制,并加强对创面感染的监测,因这类人群感染风险较高,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感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