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9
4966次浏览
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及相关操作包括刷牙、使用牙线、洗牙(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刷牙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牙线可清洁邻面;洗牙每半年到一年一次,注意适用人群和术后事项;龈下刮治术针对龈下牙结石,适用于牙周炎患者,也需注意适用人群和术后情况。
一、刷牙
正确刷牙方法: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重复以上动作,保证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通过日常刷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部分软垢和食物残渣,但对于已经形成的牙结石,单纯刷牙很难完全清除。
二、使用牙线
使用方法:取一段约20-25cm长的牙线,将牙线的两端缠绕在左右手的中指上,两指间保持1-1.5cm的距离,用拇指和示指将牙线绷紧,然后将牙线轻轻滑入牙与牙之间的缝隙,沿牙齿的侧面上下移动,清洁牙齿的邻面。牙线可以清除刷牙难以清洁到的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软垢,对于预防牙结石的形成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已经形成的牙结石,单独使用牙线也不能将其清除。
三、洗牙(龈上洁治术)
原理:利用超声波洁牙机的高频震荡作用,将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色素等去除。超声波洁牙机通过换能器将高频电能转换为超声振动,振动频率通常在20000Hz以上,通过工作尖传递到牙结石上,使牙结石破碎并脱落。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可以进行一次洗牙,但对于患有某些系统性疾病的人群需要谨慎,比如患有未控制的糖尿病的患者,洗牙可能会导致感染等风险增加,需要在血糖控制平稳后再进行洗牙;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的患者,洗牙可能会引起出血不止,也需要提前告知医生病情;孕妇一般在怀孕的第4-6个月期间可以进行洗牙,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过度紧张导致流产等情况。洗牙后牙齿可能会有短暂的敏感,一般1-2周会逐渐缓解,洗牙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刺激牙齿。
四、龈下刮治术
原理:当牙结石延伸到牙龈下方(龈下)时,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医生会使用专门的龈下刮治器,深入到牙龈下方的牙周袋内,将龈下的牙结石、菌斑等去除。龈下刮治器有不同的型号和形状,以适应不同深度和位置的牙周袋,通过精细的操作,清除牙龈下方的病变组织和牙结石,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患有牙周炎等牙周疾病且存在龈下牙结石的患者。对于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等,进行龈下刮治时需要谨慎,因为手术可能会引起患者紧张、疼痛等,导致血压波动或诱发心脏不适,需要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对于孕妇,同样在怀孕的第4-6个月期间,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后进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避免过度刺激。龈下刮治术后患者可能会有牙龈的轻微肿胀、疼痛等,一般1-2周会逐渐缓解,术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口腔护理,如使用医生开具的漱口水等,并且要定期复查,观察牙周组织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