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9
7336次浏览
牙结石由牙菌斑等逐渐沉积钙化形成,受口腔卫生、唾液成分、饮食习惯、年龄、牙齿排列等因素影响,不同人群牙结石形成有特点且需注意相应事项,儿童需家长助养成良好习惯,青少年要加强口腔卫生管理,成年人要保持习惯并及时处理,老年人要考虑身体状况进行口腔护理及处理牙结石。
影响牙结石形成的因素
口腔卫生状况:如果日常口腔清洁不彻底,比如刷牙不认真、刷牙时间过短、没有使用牙线等,就会导致食物残渣和细菌更容易在牙齿表面堆积,从而加速牙结石的形成。例如,一些长期不刷牙或者刷牙方法不正确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较多的牙结石。
唾液成分:唾液的流量、成分等会影响牙结石的形成。如果唾液中矿物质含量较高,或者唾液的缓冲能力等异常,都可能促进牙结石的钙化过程。比如,唾液分泌量较少的人,口腔自洁作用减弱,牙结石形成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饮食习惯:经常食用黏性较大、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为口腔中的细菌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繁殖和牙菌斑形成,进而促进牙结石的形成。例如,长期大量食用糖果、巧克力等甜食的人群,牙结石形成的风险相对较高。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的新陈代谢等功能会发生一定变化,牙齿表面更容易有物质沉积,所以成年人相对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牙结石,但儿童如果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出现牙结石。
牙齿排列情况:牙齿排列不整齐、有拥挤或者有不易清洁的牙面(如错位牙、阻生牙等),会使清洁牙齿变得困难,导致食物残渣和细菌更容易残留,从而促进牙结石的形成。比如,存在牙列拥挤的人,牙齿之间的缝隙较小,刷牙时难以清洁到位,容易形成牙结石。
不同人群牙结石形成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较弱,若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比如没有督促儿童每天早晚认真刷牙,就容易导致牙结石形成。儿童牙结石形成后,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健康,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使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并且可以适当使用牙线辅助清洁牙齿间隙。
青少年:青少年在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口腔的微环境,再加上可能存在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的情况,比如部分青少年因学习繁忙等原因忽视口腔清洁,容易形成牙结石。青少年出现牙结石后,可能会引起牙龈炎症等问题,应注意加强口腔卫生管理,除了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外,还可以定期到口腔诊所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及时发现和处理牙结石问题。
成年人:成年人由于工作、生活等各种原因,可能会存在口腔卫生保持不好的情况,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牙结石形成的速度可能会逐渐加快。成年人一旦发现有牙结石,应及时进行处理,比如通过洗牙等方式去除牙结石。同时,成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保健。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口腔局部因素,如牙齿磨损、牙龈退缩等,这会使牙齿更容易有物质沉积形成牙结石,而且老年人的口腔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口腔清洁相对困难。老年人有牙结石时,要特别注意口腔的整体健康,在进行口腔清洁和牙结石处理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比如一些老年人可能有全身性疾病,在洗牙等操作前要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情况,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相关处理,并且在处理后要注意口腔的护理和维护,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结石再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