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0
2755次浏览
荨麻疹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风团,风团大小、形状各异,来得快去得快、此起彼伏,有皮肤表现(风团特点、发作部位)、伴随症状(瘙痒、其他系统症状),特殊类型荨麻疹各有特点,如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均有不同症状表现。
皮肤表现
风团特点:风团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如手掌甚至更大,形态多样,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风团一般在数小时内消退,且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可不断出现。
发作部位: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面部、四肢、躯干等。比如面部荨麻疹可能导致眼睑、口唇等部位肿胀;四肢的风团可能影响肢体活动等。
伴随症状
瘙痒:多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瘙痒较轻,只是偶尔有痒感,而有的患者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睡眠。小儿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烦躁、哭闹等情况,因为瘙痒会让他们感觉不适。
其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累及呼吸道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尤其是当出现呼吸困难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对于小儿患者,呼吸道症状可能更需重视,因为小儿的呼吸道相对狭窄,发生呼吸困难时更容易出现危险。
特殊类型荨麻疹的症状特点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小儿若皮肤较为敏感,也可能出现该类型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多见,常于接触寒冷物质后发生,如接触冷水、冷风等,暴露部位或接触寒冷物部位出现风团或水肿。小儿在寒冷季节更易发病,外出时若保暖不当,接触寒冷空气或冷水后容易出现症状。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少见,常自幼年发病,可持续终生,受热后可诱发症状。
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等因素,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瘙痒、麻刺感或烧灼感,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疹。小儿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后可能出现此类荨麻疹。
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于日光后数分钟内,局部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1-2小时消退。小儿在日光强烈时外出玩耍等情况后可能发病。
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4-6小时出现肿胀,受累部位多为掌跖和臀部,可持续8-12小时。小儿若长时间坐立、受压等情况后可能出现该类型荨麻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