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0
6670次浏览
小孩荨麻疹的引发因素包括过敏因素(食物、吸入物过敏)、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物理因素(机械性刺激、日光照射)和遗传因素,婴幼儿需特殊护理,大龄儿童要注意相关方面以降低发病风险。
一、过敏因素
(一)食物过敏
小孩常因摄入特定食物引发荨麻疹,常见的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以牛奶为例,其中的蛋白质可能成为过敏原,机体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异物,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据相关研究,约有一定比例的儿童食物过敏与牛奶蛋白有关,且婴幼儿相对更易因辅食添加过程中引入新食物而发生食物性荨麻疹。
(二)吸入物过敏
空气中的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花粉在花粉传播季节,通过空气被小孩吸入后,免疫系统对其产生过度反应,引发荨麻疹。尘螨则多存在于家居环境中,如床垫、被褥、沙发等处,小孩接触或吸入尘螨相关物质后易发病。有调查显示,尘螨过敏在儿童荨麻疹诱因中占比较高,尤其对于居住环境卫生条件不佳的儿童。
二、感染因素
(一)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感染可诱发小孩荨麻疹,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病毒感染机体后,会激活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其中释放的炎症介质可导致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荨麻疹表现。临床观察发现,在病毒性感冒流行季节,儿童荨麻疹的发病几率有所上升。
(二)细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较为常见,如扁桃体炎等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后,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作为抗原,引发机体免疫应答,促使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有资料表明,部分儿童慢性荨麻疹与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
三、自身免疫因素
部分小孩自身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也可能引发荨麻疹。例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儿,同时发生荨麻疹的概率相对较高。自身免疫机制导致体内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这些抗体参与炎症反应,使得皮肤血管发生炎症性改变,出现荨麻疹症状。
四、物理因素
(一)机械性刺激
小孩皮肤受到摩擦、压力等机械性刺激时易长荨麻疹,比如穿着过紧的衣物、长时间被书包等压迫皮肤部位,就可能引发局部荨麻疹。这是因为机械刺激导致皮肤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二)日光照射
部分小孩对日光中的紫外线等成分敏感,经日光照射后暴露部位皮肤出现荨麻疹。日光中的紫外线可损伤皮肤细胞,诱导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引发荨麻疹反应。
五、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的成员,小孩发生荨麻疹的风险可能增加。遗传因素会使小孩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出现异常反应,对过敏原的易感性较高。研究发现,若父母一方有过敏史,小孩患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比无过敏家族史的儿童高一定比例;若父母双方都有过敏史,风险则进一步升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荨麻疹。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同时,密切观察其饮食后及接触环境后的皮肤状况,一旦出现荨麻疹样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对于大龄儿童,要引导其注意个人卫生,了解常见过敏原,在花粉季节等特殊时期减少外出,避免接触过敏原,若有感染性疾病要及时治疗,以降低荨麻疹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