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7
5518次浏览
脚气病分为干性、湿性、婴儿型,干性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感觉障碍、肌肉无力等周围神经炎相关症状且多与长期精制米面为主食等缺维生素B相关;湿性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有水肿、心悸等表现且与长期大量饮酒等维B吸收不良相关;婴儿型多在特定月龄急性发病有烦躁等症状且与婴儿生长发育快需求高、喂养中维B不足相关。
一、干性脚气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炎相关症状。患者会出现对称性的感觉障碍,如肢体远端有麻木、针刺、灼热感等异常感觉;同时伴有肌肉无力,逐渐影响运动功能,可出现行走困难等情况,腱反射也会减弱或消失。这种类型多与长期维生素B摄入不足,且机体处于相对消耗增加的状态相关,常见于以精制米面为主食且缺乏其他富含维生素B食物摄入的人群。
二、湿性脚气病症状
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患者会出现水肿症状,多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同时伴有心悸、气促等心血管方面的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心脏扩大、端坐呼吸等心力衰竭的相关征象。这是因为维生素B缺乏影响了碳水化合物代谢,导致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常见于长期大量饮酒、慢性消化道疾病导致维生素B吸收不良等情况的人群。
三、婴儿脚气病症状
多发生在2-5月龄的婴儿,常呈急性发病。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哭声低弱,食欲明显减退,还可能有呕吐症状,同时伴有下肢水肿,心脏可出现扩大等情况。这是由于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B需求相对较高,若母乳喂养的母亲饮食中维生素B摄入不足,或婴儿配方奶中维生素B添加不合理,就容易引发婴儿脚气病,需要特别关注婴儿的喂养情况及相关症状表现,因为婴儿自身对维生素B缺乏的耐受能力较差,病情进展可能较为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