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14
1602次浏览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罕见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与染色体异常有关,中青年多发,男性略多,有皮肤表现及好发部位,通过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相对较好但复发等情况会影响预后,治疗后需定期随访。
发病机制
其发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常见的是17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形成特征性的融合基因,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临床表现
皮肤表现: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缓慢生长的结节或斑块,起初可能较小,颜色多为淡红、暗红或正常肤色,随着病情进展,肿瘤逐渐增大、隆起,呈隆突性外观,表面皮肤可光滑或有少许鳞屑,部分患者肿瘤表面可出现溃疡。
好发部位:常见于躯干,也可发生于四肢等部位。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初步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及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范围,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手术切除部分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形态及排列特点。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广泛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需保证切缘阴性,即切除范围足够大,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肿瘤较大或发生在特殊部位难以完整切除的情况,需综合评估手术方案。
其他治疗:对于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考虑放疗等治疗方式,但放疗的效果及适用情况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判断。
预后情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整体预后相对较好,早期诊断并规范手术切除的患者复发率相对较低。但如果肿瘤复发多次或侵犯范围较广,预后会受到一定影响。青少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手术对外观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则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及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在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是否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