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4
5333次浏览
甲沟炎的常见引起因素包括甲周皮肤微小损伤(生活方式如咬甲、过度修剪指甲,职业如频繁接触水或受机械刺激易致损伤)、微生物感染(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真菌中白色念珠菌等可致,糖尿病等人群易患)、基础疾病影响(糖尿病使血糖高利于菌生长且免疫低,外周血管病致甲周血供差易引发,免疫系统疾病者因免疫异常易感染)。
生活方式因素:日常生活中,频繁地咬甲、过度修剪指甲(尤其是修剪过短)等行为容易造成甲周皮肤的微小破损。例如,一些人有咬指甲的不良习惯,长期如此会使指甲周围皮肤受损,为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提供了门户。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其咬甲的行为,也可能增加患甲沟炎的风险。
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频繁接触水或受到机械性刺激,也易导致甲周皮肤损伤。比如,厨师长时间双手浸泡在水中,手部皮肤容易变得柔软,再加上频繁接触刀具等可能造成微小损伤;建筑工人在工作中手部经常受到摩擦、碰撞等机械刺激,这些都增加了甲沟炎的发病几率。
微生物感染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甲沟炎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当甲周皮肤存在微小破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并繁殖。例如,在潮湿环境下,皮肤的屏障功能下降,细菌更容易定植。研究表明,约80%的急性甲沟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
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等真菌也可引起甲沟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真菌性甲沟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皮肤容易受到真菌感染,而且高血糖环境也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
基础疾病影响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较高,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这使得糖尿病患者患甲沟炎后,病情更容易加重且不易恢复。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甲沟炎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且感染后发生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增加。
外周血管病:外周血管病患者存在肢体末端血液循环障碍,甲周组织得不到良好的血液供应,组织的营养状况和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甲沟炎,并且伤口愈合相对困难。例如,动脉硬化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的患者,其足部甲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一旦出现微小损伤,就较难修复,从而增加了甲沟炎的发病风险。
免疫系统疾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包括甲沟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手部的清洁和护理,进一步增加了甲沟炎的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