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由HPV感染引起,皮损初期为细小淡红色丘疹,后增大增多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形态,颜色有粉红、灰白、污灰等,质地初软后硬,免疫低下者皮损生长快且巨大,妊娠期女性皮损生长加快、增多,男性多见于龟头等部位,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等部位,儿童母婴传播感染皮损可在外阴等部位且不典型。
初期表现:初期多为细小淡红色丘疹,质地柔软,顶端稍尖锐,单个或多个出现,随后逐渐增大增多。这些丘疹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不同形态。例如,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等部位;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会阴、肛周等部位。在儿童患者中,若为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皮损可出现在外阴、肛周等部位,形态可能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皮损可能相对不典型。
形态特点:
乳头状:皮损像乳头一样,有细而长的突起,表面不光滑,呈颗粒状或绒毛状。
菜花状:外观类似菜花,有多个指状突起,突起之间有裂隙,湿润柔软,触碰易出血。
鸡冠状:形似鸡冠,根部有蒂,突起多而密集。
颜色与质地:皮损颜色可呈粉红色、灰白色或污灰色,质地起初较柔软,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变硬。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如艾滋病患者感染HPV发生尖锐湿疣时,皮损可能生长迅速且形态更为巨大,称为巨大型尖锐湿疣。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尖锐湿疣的皮损可能生长加快、增多,这与妊娠期机体免疫功能变化以及激素对HPV感染的影响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