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15
4161次浏览
单心房单心室源于胚胎发育中心脏分隔障碍致仅1个心房腔和1个心室腔,体肺循环血液混合引发血氧饱和度降低等表现,新生儿及婴幼儿期可现呼吸急促青紫等症状且发育落后易反复呼吸道感染,新生儿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尽早就诊评估手术及围手术期护理,各年龄段需避免剧烈运动并积极预防感染。
一、定义及胚胎发育机制
单心房单心室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其发生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分隔障碍。正常胚胎发育时,原始心管会逐步分隔形成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而单心房单心室患者因胚胎时期房间隔与室间隔发育完全缺失,致使心脏仅存在1个心房腔和1个心室腔。
二、病理生理特点
由于房间隔与室间隔均缺失,体循环与肺循环的血液会在单一的心房和心室腔混合。这会引发血液循环异常,使得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相关表现,如皮肤黏膜青紫等,同时还可能导致心肺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生长发育,患儿常表现出气促、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三、临床症状与年龄相关性
新生儿及婴幼儿期:部分患儿在新生儿期即可出现症状,如呼吸急促、口唇及甲床青紫等,随着年龄增长,生长发育可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活动耐力差,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患儿: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因其心肺功能相对薄弱,应尽早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且手术前要充分评估患儿的身体耐受性,注重围手术期的护理与监测,以保障患儿安全。
各年龄段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心肺负担,同时要积极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诱发心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影响病情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