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低危型如6型、11型等与之密切相关;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最主要,有高危性行为、性活跃人群等感染风险高,经期性行为易增加感染几率)、母婴传播(患尖锐湿疣母亲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可能感染致婴幼儿喉部乳头瘤等)、间接传播(少数情况通过接触被HPV污染物品感染,免疫力低者易受影响)。
一、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根本原因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具有宿主和组织特异性,主要感染人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型别,其中约40种型别与生殖器感染相关。根据致癌潜能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等与尖锐湿疣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传播途径
1.性传播
这是尖锐湿疣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性行为过程中,皮肤黏膜的直接接触使HPV容易从一方传染给另一方。有多个性伴侣、不安全性行为(如未使用安全套等)的人群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有高危性行为,都可能感染HPV进而引发尖锐湿疣。对于青少年等性活跃人群,由于性知识相对匮乏且性观念较为开放,若不注意防护,感染风险较高。
女性在经期时,生殖系统黏膜处于相对脆弱状态,此时进行性行为更容易导致黏膜破损,从而增加HPV感染的几率。
2.母婴传播
患有尖锐湿疣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含有HPV的分泌物,从而引起婴幼儿喉部乳头瘤等疾病。孕妇如果感染HPV,尤其是在妊娠晚期病毒载量较高时,母婴传播的风险会增加。对于孕期女性,若发现感染HPV相关情况,需要密切监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3.间接传播
少数情况下,可通过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如共用毛巾、浴盆等。但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见,一般需要接触大量污染的物品且皮肤黏膜有破损时才有可能发生。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即使接触少量污染物品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