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8
4032次浏览
脓疱疮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环境因素(高温潮湿、皮肤卫生差)及人群易感性(儿童因皮肤薄嫩等易患病,免疫力低下成年人也可能患病)影响发病,儿童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免疫力低下成年人要控制基础疾病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如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等,这些物质可破坏皮肤组织,导致感染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健康人的鼻腔、咽喉等部位可携带该菌而不发病,但当皮肤有破损时,就容易侵入引发脓疱疮。例如,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若搔抓等导致皮肤轻微破损,就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链激酶、透明质酸酶等可溶解和破坏组织,促使感染扩散。该菌引起的脓疱疮往往炎症反应较为明显。儿童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幼儿园等,皮肤接触机会多,容易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等途径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而发病。
环境因素: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增加脓疱疮的发病风险。在夏季和秋季,气候炎热且湿度较大,儿童皮肤出汗多,若不注意皮肤清洁,皮肤表面的细菌更容易滋生,从而易患脓疱疮。此外,皮肤卫生状况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经常洗澡、更换衣物,皮肤污垢堆积,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群易感性: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皮肤薄嫩、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年人更容易患脓疱疮。例如,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功能较弱,对细菌的抵御能力较差,在接触到病原菌后更易发病。而成年人如果皮肤有破损且自身免疫力较低时,也可能患上脓疱疮,但相对儿童来说几率稍低。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保持儿童皮肤清洁干燥,勤给儿童洗澡、更换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儿童搔抓皮肤,减少皮肤破损的机会,从而降低脓疱疮的发病风险。如果儿童已经患病,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防止感染扩散。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以减少脓疱疮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