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4
8946次浏览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包括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精神检查、量表评估、实验室检查。
一.常见症状
1.认知障碍
可出现幻觉,如幻听(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幻视(看到不存在的景象)等;还会出现思维障碍,包括思维迟缓(联想速度减慢、思考问题困难)、思维破裂(思维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等,如抑郁症患者可能伴有思维迟缓,表现为言语减少、应答缓慢。
2.情感障碍
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患者常感到无助、绝望,《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指出,抑郁障碍患者情感低落是核心症状之一。还会出现紧张、不安、过度担忧等,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可长期处于持续的紧张焦虑状态,伴有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同时会对周围事物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等情况。
3.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减退表现为活动减少、缺乏动力,如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生活懒散、不愿参与社交活动。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可出现冲动攻击行为,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有冲动伤人等行为,这与大脑神经递质调节异常等因素相关(依据神经科学研究)。
二.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发病的起始时间、症状表现、病程演变、家族精神疾病史等。不同年龄人群病史特点不同,儿童患者需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家庭环境等;老年患者需关注既往躯体疾病史及用药情况,因为躯体疾病可能诱发或共病精神障碍。
2.精神检查
通过与患者面对面交谈,观察其神态、言语、表情等,评估其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状态。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检查中可能表现出思维逻辑紊乱、情感不协调等。
3.量表评估
选用标准化量表进行评估,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用于评估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其评分项目包括抑郁心境、有罪感等多个维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可快速评估患者焦虑程度。不同性别在量表解读上可能存在差异,需综合考虑。
4.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以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精神障碍症状。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情绪易激惹等类似精神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