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4
6210次浏览
输卵管堵塞常见原因有炎症因素,包括盆腔炎症(含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蔓延)、手术操作相关因素(如宫腔操作术后感染、输卵管通液术或造影术引发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因素(异位内膜组织致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先天发育异常因素(输卵管过长等先天异常致功能异常堵塞)。
一、炎症因素
1.盆腔炎症
输卵管炎:
女性因素:性生活活跃的女性(尤其是15-24岁性活跃期女性),如果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细菌容易逆行感染。例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可引起输卵管的炎症。炎症会导致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进而使管腔粘连堵塞。从年龄角度看,育龄期女性是盆腔炎症的高发人群,因为此阶段性生活相对频繁,若卫生习惯不佳,更易引发感染。
特殊病史:有盆腔炎病史的女性,再次发生输卵管堵塞的风险较高。盆腔炎急性发作时未得到彻底治疗,炎症迁延不愈,就会逐渐破坏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子宫内膜炎蔓延:子宫内膜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至输卵管,引起输卵管炎症,最终导致输卵管堵塞。比如,产后、流产后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子宫内膜创面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若感染扩散到输卵管,就可能引发输卵管堵塞。
二、手术操作相关因素
1.宫腔操作术后感染
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是导致输卵管堵塞的常见手术因素之一。在进行人工流产时,手术器械需经过阴道、宫颈进入宫腔,这一过程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宫腔,引发宫腔内感染。感染蔓延至输卵管,可引起输卵管炎,导致输卵管堵塞。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人工流产对身体的影响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身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流产后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更高;而育龄期有生育计划的女性,若多次进行人工流产,输卵管堵塞的几率会显著增加。
输卵管通液术或造影术:虽然这两种操作是用于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的,但如果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者患者术后护理不当,也可能引发感染,导致输卵管堵塞。例如,在月经周期中进行此类操作,此时女性生殖系统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累及输卵管。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在输卵管周围生长,导致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和拾卵功能,进而引起输卵管堵塞。这种情况在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病情较重、异位病灶广泛的患者。而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从青春期到育龄期都可能发病,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殖健康都可能产生影响。
四、先天发育异常因素
部分女性存在输卵管先天发育异常的情况,比如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不良、黏膜纤毛缺乏等,这些先天因素可导致输卵管功能异常,容易发生堵塞。这种先天发育异常往往在女性出生时就已存在,但可能在青春期或育龄期才因相关症状被发现,对女性的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来说,会严重影响其受孕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