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7
3288次浏览
骨盆骨折可致出血性休克因盆腔血管损伤需紧急处理,男性尿道膜部易受损女性可能合并阴道损伤,合并直肠损伤有肛门出血腹痛等表现,神经损伤包括腰骶及坐骨神经相关症状,脂肪栓塞综合征骨折后出现相关症状,感染有伤口和盆腔感染表现,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易发生,老年患者出血性休克风险高需监测生命体征,儿童患者需警惕神经血管损伤,女性患者妊娠分娩相关要兼顾母婴安全,有基础病史患者处理出血性休克需谨慎。
一、出血性休克
骨盆骨折常因盆腔内丰富的血管损伤导致大量出血,尤其是后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时,易损伤髂内动脉等大血管,引发失血性休克。其发生与骨折断端刺破盆腔血管直接相关,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需紧急处理以维持循环稳定。
二、尿道损伤
男性骨盆骨折时,尿道膜部易受损,出现尿道滴血、排尿困难等症状;女性骨盆骨折可能合并阴道损伤,表现为阴道出血等,此并发症与骨折移位压迫尿道或阴道有关。
三、直肠损伤
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时,患者可出现肛门出血、腹痛等表现,开放性骨盆骨折时直肠损伤风险更高,系骨折断端穿透直肠所致。
四、神经损伤
1.腰骶神经丛损伤:多因骨折移位压迫或牵拉神经引起,表现为下肢感觉减退、运动障碍等,与骨折部位及神经解剖位置相关。
2.坐骨神经损伤:可导致下肢相应区域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源于骨折端对坐骨神经的直接压迫或牵拉。
五、脂肪栓塞综合征
常发生于骨折后1-3天,因骨折处骨髓内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肤瘀点等表现,机制为脂肪栓子阻塞微血管。
六、感染
包括伤口感染、盆腔感染等,开放性骨折或手术操作增加感染风险,与细菌侵入创面或盆腔有关,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七、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的骨盆骨折患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血流缓慢、血管损伤等因素,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出血性休克风险更高,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循环不稳定情况。
儿童患者:骨骼弹性好,骨折类型不同,但同样需警惕神经血管损伤,早期评估肢体血运及感觉运动功能。
女性患者:妊娠、分娩相关骨盆骨折需考虑生育影响,处理时兼顾母婴安全;同时注意阴道、子宫等相关损伤。
有基础病史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者,出血性休克处理需谨慎,避免加重基础病,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稳定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