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31
5577次浏览
败血症是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的严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等病情通常严重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能否治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早期明确病原并及时有效抗感染及自身免疫等情况不同人群患败血症有特点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善易患且表现不典型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免疫下降常伴基础疾病表现不典型免疫低下人群易受侵袭治疗难度大需注意避免感染源等。
一、败血症是什么病
败血症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而引起的严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都可能引发败血症。
二、败血症的严重程度
败血症病情通常较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例如感染性休克,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如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据相关临床研究统计,重症败血症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病情往往更为凶险,预后较差。
三、败血症能否治愈
败血症是有可能治愈的,但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果能早期明确病原微生物,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自身免疫状况较好、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那么治愈的可能性较大。比如对于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早期败血症患者,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多数可以获得治愈。然而,如果病情发现较晚,已经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或者患者自身基础情况很差,那么治愈的难度会大大增加,死亡率也会显著升高。
四、不同人群患败血症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发生败血症。例如新生儿败血症,多由产前、产时或产后感染引起,病情进展往往较为迅速,需要密切观察。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若有脐带感染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儿童患败血症时,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等,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培养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人患败血症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的病情进展更快,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家属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应及时送医,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础疾病,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要考虑到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
(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受损,更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败血症。这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发生败血症,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更积极地寻找病原微生物,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机会性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