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1-04
7968次浏览
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可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需避免触发因素,包括环境和感染因素;进行药物治疗与长期管理,合理使用缓解和控制病情药物;通过免疫调节与康复训练辅助;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和有过敏史患儿需特殊注意,管理是长期综合过程,需多方面密切配合。
一、避免触发因素
环境因素:对于婴幼儿及儿童,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定期清洁室内灰尘、螨类等。例如,使用防螨床品,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单被套等。避免接触花粉、烟雾(包括二手烟)、刺激性气体等。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去花草繁茂的地方。
感染因素: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病毒、细菌等感染常可诱发哮喘性支气管炎发作。在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等。对于有明确过敏原相关感染诱因的情况,如某些食物过敏原相关的肠道感染可能间接影响呼吸道,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孩子食用过敏食物。
二、药物治疗与长期管理
缓解症状药物:当孩子出现喘息等症状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速效β受体激动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尤其低龄儿童要严格遵循用药规范)。不过药物使用主要是缓解当时的症状,不能根治疾病。
控制病情药物:对于病情需要长期控制的患儿,可能会用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长期抗炎治疗。但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患儿的年龄、病情等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并且要定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根据患儿的肺功能、症状控制情况等调整药物剂量等。
三、免疫调节与康复训练
免疫调节:部分患儿可以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方式来辅助调节免疫功能。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食物等。但要注意避免孩子因为食物过敏导致免疫相关的不良刺激。
康复训练: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体质,但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例如,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进行慢跑、游泳等运动,但要避免在接触过敏原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诱发哮喘发作。对于低龄儿童,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室内活动,如爬行、散步等,逐渐增强体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管理过程中要更加精细。对于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在环境控制方面,要特别注意防止婴儿接触到可能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保持婴儿生活环境的绝对安全清洁。
有过敏史的患儿:如果孩子本身有明确的食物过敏、花粉过敏等情况,要更加严格地规避相关过敏原。在日常护理和生活安排中,要将过敏因素的防范放在重要位置,定期带孩子进行过敏相关的监测,如过敏原检测等,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总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需要家长、医生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通过对触发因素的控制、规范的药物治疗、免疫调节以及适当的康复训练等多方面措施,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让患儿能够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