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腺样体肥大儿童的治疗有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轻度无症状者可观察等待部分会随年龄萎缩需密切观察,药物治疗有鼻用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分别针对减轻炎症等,手术指征为出现严重症状如长期鼻塞等,方式多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婴幼儿童治疗更谨慎药物选择遵年龄体重等,有基础病儿童选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
一、观察等待
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且无明显症状的儿童,可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因为部分儿童的腺样体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一般10岁左右会逐渐萎缩)而自行缩小,在此期间需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睡眠等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评估腺样体的变化情况。例如,若儿童只是偶尔在感冒时出现轻度鼻塞,不影响睡眠和呼吸,可先不进行特殊治疗,通过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方式来观察病情变化。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腔炎症,缩小腺样体体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使用时需注意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情况合理使用,一般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鼻腔局部的炎症反应,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腺样体的肿胀。
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孟鲁司特钠等,对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儿童可能有一定效果。它可以通过阻断白三烯的作用,减轻鼻腔和腺样体的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一般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能缓解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塞、流涕、夜间睡眠不安等症状。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腺样体肥大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症状时,如长期严重鼻塞、经口呼吸、睡眠中频繁打鼾且伴有呼吸暂停、听力下降(因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儿童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或者因腺样体肥大导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就需要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腺样体切除术,多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准、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时通过鼻内镜进入鼻腔,找到腺样体,然后使用器械将其切除。术后需要注意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等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童,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比如在药物选择上,要严格遵循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在观察等待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婴幼儿的呼吸情况,因为婴幼儿不会用口呼吸,腺样体肥大导致的鼻塞可能会更严重地影响其呼吸,如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需权衡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手术治疗则要评估手术风险与收益,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