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时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前的屈光状态,成因包含遗传与环境因素,预防需保障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长,检查有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眼轴测量,治疗分光学矫正与屈光手术,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密切关注视力变化等、青少年需定期监测眼轴等、高度近视易并发眼底病变需定期眼底检查并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受外力撞击。
一、近视的定义与成因
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时,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前的屈光状态。其成因包含遗传与环境因素,遗传方面若父母双方均近视,子女近视发生率较高;环境因素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持续看电子设备、读写姿势不当)、缺乏户外活动为主要诱因,因户外活动时自然光可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助于抑制眼轴延长。
二、近视的预防措施
1.保障户外活动: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中的蓝光可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对抑制眼轴增长起积极作用。2.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读写时保持正确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约33厘米,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需休息10-15分钟,可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3.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长: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每次≤15分钟,每日累计≤1小时。
三、近视的检查方法
1.视力检查:初步筛查裸眼与矫正视力情况。2.散瞳验光:通过使用散瞳药物(如阿托品)放松睫状肌,获取精准屈光度数,可鉴别真性与假性近视,儿童因睫状肌调节力强,多需散瞳验光。3.眼轴测量: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设备测眼轴长度,监测眼轴变化,眼轴过长是真性近视进展的重要指标。
四、近视的治疗方式
1.光学矫正:佩戴框架眼镜为常见矫正方式,可清晰视物并延缓近视进展;角膜接触镜分软性与硬性透气性(RGP),RGP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有一定优势。2.屈光手术:成年且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度数变化≤50度)者,可考虑准分子激光手术或ICL晶体植入术等,需经严格术前检查符合适应证。
五、特殊人群近视注意事项
1.儿童近视:家长需密切关注视力变化,定期带孩子做眼部检查,避免孩子过早接触电子设备,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因睡眠不足或营养不均衡可影响眼部发育。2.青少年近视:除前述预防外,需定期监测眼轴与屈光度,可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其能一定程度延缓近视发展,但需遵医嘱规范佩戴与护理。3.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度数≥600度)易并发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需每半年至一年行一次眼底检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受外力撞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