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防控需多方面着手,要改善用眼环境,保证光线、距离与姿势合适;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严格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长与距离;每3-6个月检查视力;科学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有家族近视遗传史的儿童更要严格执行相关措施来延缓近视度数增长。
一、改善用眼环境
1.光线要求:室内光线要充足且均匀,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过强光线可能会刺激眼睛,过暗光线会使眼睛容易疲劳。一般来说,可选择色温在4000-5000K的台灯,保证读写区域的光照度在300-500勒克斯左右,能模拟自然光照环境,减少眼睛疲劳。
2.用眼距离与姿势:教导儿童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电脑屏幕等保持33厘米以上的距离,身体坐正,胸部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避免躺着、趴着或在行走时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用眼姿势,这些姿势容易导致眼睛调节功能紊乱,加速近视度数增长。
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1.时间要求: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充足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儿童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风险。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延长,而眼轴延长是近视度数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户外活动时,儿童的眼睛可以接触到不同距离和方向的物体,有助于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
三、合理使用电子设备
1.时长限制:严格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单次使用不宜超过15-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长时间接触蓝光可能会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等,进而影响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加速近视度数增长。同时,使用电子设备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建议距离屏幕至少3米以上。
四、定期检查视力
1.检查频率:每3-6个月带儿童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近视度数有增长趋势,能够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例如,当儿童视力出现波动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以明确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
五、科学饮食
1.营养均衡:保证儿童饮食中富含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物质。例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A是视网膜感光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玉米、南瓜等,叶黄素可以过滤蓝光,保护眼睛黄斑区;还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等,有助于维护眼睛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同时,要控制糖分的摄入,过多的糖分可能会影响体内钙的代谢等,间接影响眼睛的健康。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家族近视遗传史的儿童,属于近视高危人群,更要严格遵循上述各项措施。因为遗传因素使得这类儿童发生近视的风险比普通儿童更高,所以在改善用眼环境、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电子设备使用等方面要更加严格执行,并且要更频繁地进行视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最大程度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