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发病前1-3周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发病时心脏相关症状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胸痛,还有全身乏力、多汗等症状,小儿自身免疫等有特点,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延误治疗有严重并发症风险。
一、前驱感染症状
小儿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1-3周通常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即俗称的“浑身没劲”,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身体会有全身性的反应。还可能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像咳嗽、流涕等,或者消化道感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是由于病毒先在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细胞中复制,然后侵入心肌组织。
二、心脏相关症状
1.心律失常
小儿可能会出现心悸,自己能感觉到心跳加快、心跳不齐等情况。这是因为心肌受病毒侵犯后,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发生紊乱,导致心脏节律异常。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2.心力衰竭
轻度心力衰竭时,小儿可能会表现出活动耐力下降,比平时更容易疲劳,在玩耍后很快就需要休息。严重心力衰竭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婴儿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大于60次/分钟,较大儿童可能会有端坐呼吸、口唇发绀等表现。这是因为心肌受损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不能有效地泵血,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
3.胸痛
部分小儿会诉说胸痛,疼痛性质多为闷痛、钝痛等,疼痛部位不固定,这是由于心肌炎症刺激心脏的神经末梢引起的。但小儿表达可能不如成人准确,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小儿的不适表现。
三、全身症状
1.乏力
小儿会感觉没有力气,不愿意活动,精神状态较差。这是因为心肌功能受损,身体的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全身的活动耐力下降。
2.多汗
小儿可能会比平时更容易出汗,尤其是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有较多出汗,这与心肌受损后身体代谢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特殊人群(小儿)注意事项
小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小儿表达症状相对不清晰,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小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呼吸、心率等。如果小儿出现上述疑似心肌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因为小儿心肌炎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