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抗生素应用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针对脓肿较小者增加哺乳次数排乳;手术治疗脓肿形成且一般治疗无效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选合适切口彻底引流;有全身感染症状时合理用抗生素,哺乳期选对婴儿影响小的,非哺乳期排查其他病因;哺乳期女性要保持乳头清洁及正确哺乳姿势,非哺乳期女性关注整体健康状况并个体化调整治疗。
一、一般治疗
对于乳腺炎脓肿较小的情况,可增加患侧乳房的哺乳次数,通过频繁哺乳使乳汁充分排出,减轻乳汁淤积,促进炎症消退,这是因为充足的乳汁排出能降低乳房内压力,减少脓肿进一步发展的风险,尤其对于哺乳期女性,频繁哺乳对缓解病情至关重要。
二、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术:当脓肿形成且经一般治疗无效时,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时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一般为放射状切口,避免损伤乳管。对于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采用乳房下缘弧形切口。手术的关键是彻底引流脓肿,确保引流通畅,防止脓液残留导致感染复发。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操作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要更加注重手术的安全性和对身体的影响。
三、抗生素应用
若患者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等,可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一般会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但在药敏结果出来前,可经验性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抗生素。对于哺乳期女性,要考虑抗生素对婴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哺乳期女性: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要特别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婴儿能有效地吸吮乳汁,避免乳头损伤。一旦发现乳腺炎脓肿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哺乳期乳腺炎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严重影响哺乳,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非哺乳期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的治疗也需遵循上述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原则,但在病因方面可能与哺乳期不同,需注意排查是否存在乳腺导管扩张等其他潜在病因。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因为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不同身体状况的非哺乳期女性在治疗上可能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