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发属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猫科为终宿主人畜为中间宿主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感染及母婴垂直传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多隐性感染免疫低下人群易现严重表现孕妇感染可致胎儿畸形等高危人群孕妇需避猫粪生肉等检测免疫低下者应治基础病避传染源儿童要注意饮食卫生家长加强监管。
一、定义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刚地弓形虫为病原体,猫科动物是其终宿主,人及其他动物为中间宿主。
二、传播途径
1.经口感染:是主要传播方式,食用未煮熟且含有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的肉类、蛋类、奶类,或接触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土壤、水源等均可感染。
2.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弓形虫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胎儿感染。
三、感染后的表现
1.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类似感冒的症状,如低热、头痛、肌肉疼痛等,一般可自行恢复。
2.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易出现严重临床表现,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如引起弓形虫脑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眼部(如造成视网膜脉络膜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孕妇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死胎等,即使胎儿出生存活,也可能存在智力发育障碍、视力障碍等后遗症。
四、高危人群及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感染弓形虫风险较高,需避免接触猫粪、生肉等,定期进行弓形虫相关检测,若感染需及时评估胎儿情况并遵医嘱处理。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增强免疫力,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弓形虫的传染源,如未煮熟的食物等。
儿童: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后果,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家长应加强监管,减少儿童接触污染环境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