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梗阻主要表现为呕吐,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新生儿和小婴儿更明显;腹胀以上腹部为主,随病情进展可能加重;胎便排出减少或延迟,后续可无排便或排异常粪便;还会出现脱水表现如皮肤弹性差等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血症等,不同年龄患儿表现有差异。
一、呕吐
1.出现时间与特点:
对于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呕吐往往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比如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患儿,多数在生后24-36小时内开始呕吐,呕吐物最初为胃内容物,之后可含有胆汁。这是因为十二指肠梗阻导致近端肠管扩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梗阻部位,随着胃肠蠕动,使得胃内及扩张肠管内的物质反流引起呕吐。
不同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梗阻呕吐特点略有差异,如环状胰腺引起的十二指肠梗阻,呕吐症状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呕吐物同样可能含有胆汁等。
2.年龄因素影响: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胃肠道解剖生理特点,呕吐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频繁,因为其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梗阻后更容易出现反流等情况。
二、腹胀
1.腹胀表现:
十二指肠梗阻时,上腹部可能会出现膨隆,表现为腹胀。例如十二指肠狭窄的患儿,腹胀程度相对闭锁可能较轻,但也会有上腹部饱满的情况。这是由于梗阻近端的十二指肠及胃内积聚了大量气体和液体,导致局部膨胀。
随着病情进展,腹胀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全腹膨隆,但一般来说,高位梗阻时腹胀主要集中在上腹部,低位梗阻才会出现全腹腹胀,但十二指肠梗阻多为高位梗阻,所以以中上腹腹胀为主。
2.与年龄的关系:婴儿期的宝宝腹胀表现可能通过腹部视诊即可发现,由于婴儿腹壁较薄,更容易观察到腹胀情况。而新生儿期的宝宝腹胀可能需要仔细触诊和观察才能发现,因为新生儿腹部相对柔软,腹胀表现可能不典型。
三、排便异常
1.胎便排出情况:
大多数十二指肠梗阻的患儿胎便排出减少或延迟。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便,呈墨绿色。而十二指肠梗阻时,由于肠道梗阻,胎便排出量明显减少,甚至有的患儿生后数天无胎便排出。这是因为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内物质无法正常向下推送,胎便生成和排出受阻。
对于早产儿来说,本身胎便排出时间可能相对晚一些,但如果同时存在十二指肠梗阻,胎便排出延迟的情况会更加明显,需要引起重视。
2.后续排便情况: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可能出现无排便的情况,或者仅排出少量灰白色或胆汁样黏液等异常粪便。这是因为梗阻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不能形成正常的粪便排出。
四、其他伴随症状
1.脱水表现:
由于频繁呕吐和进食减少,患儿容易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皮肤弹性差、眼窝及前囟凹陷、尿量减少等。比如脱水程度较轻时,皮肤弹性稍差,尿量轻度减少;脱水较重时,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这是因为呕吐导致大量体液丢失,而摄入不足,机体水分缺乏引起。
不同年龄的患儿脱水表现有所不同,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体液总量相对较少,脱水症状出现更快且更明显。例如新生儿脱水时,可能还会出现精神萎靡、哭声减弱等表现。
2.电解质紊乱:长期呕吐和进食不佳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表现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低钠血症时可能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加重、抽搐等症状。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与呕吐导致的电解质丢失以及摄入不足有关,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