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有皮肤出现双下肢伸侧等对称分布的紫癜等症状、约半数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约三分之一有消化道腹痛等表现、约三成至六成有肾脏蛋白尿等受累情况,用药有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儿童患者用药需遵剂量标准等,孕妇用药谨慎,有肾脏受累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一、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1.皮肤症状:最为常见,多表现为双下肢伸侧、臀部等部位对称分布的紫癜,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关节症状: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关节症状,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见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一般不遗留关节畸形;
3.消化道症状:约1/3患者会有消化道受累,出现腹痛,多为脐周或下腹部隐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便血,严重时可发生肠套叠、肠梗阻等;
4.肾脏症状:约30%~60%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二、过敏性紫癜的用药
1.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可缓解过敏相关症状,减轻皮肤瘙痒等;
2.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泼尼松等,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痛、腹痛等症状;
3.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反复、肾脏受累等情况,可使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但需严格评估用药风险与获益;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标准,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孕妇用药需谨慎,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有肾脏受累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