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脏杂音怎么回事

小孩心脏杂音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杂音因生长发育中心脏血管相对狭窄等致,轻柔、局限等;病理性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风湿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病等相关杂音,发现小孩有心脏杂音应及时就医,还需注意让孩子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

一、生理性心脏杂音

1.产生原因:小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心脏血管相对狭窄,血流速度较快,可产生生理性杂音。比如健康的儿童在运动后、发热、哭闹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生理性杂音。

2.特点:杂音比较轻柔,呈吹风样,强度多为Ⅰ-Ⅱ级,局限,一般不伴有其他症状,心脏结构也无异常改变。在孩子安静、休息时杂音可能减轻或消失。

二、病理性心脏杂音

1.先天性心脏病相关

房间隔缺损:由于胚胎发育时期心房间隔发育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存在异常通道。患儿可听到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伴有生长发育迟缓、易患呼吸道感染等表现,听诊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固定分裂。

室间隔缺损: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形成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患儿可闻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伴有消瘦、乏力、多汗等,生长发育可能落后于同龄儿,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

动脉导管未闭:胎儿期动脉导管未闭合,持续开放导致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患儿可听到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周围血管征,如脉压差增大、水冲脉等,患儿可能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

2.风湿性心脏病相关

风湿性心内膜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心脏内膜。患儿可出现心脏杂音,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可闻及心尖区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等,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关节痛、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风湿热的表现,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儿童。

3.其他心脏疾病相关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等有关,患儿可有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伴有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当发现小孩有心脏杂音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杂音的性质、来源等,从而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治。对于有心脏杂音的小孩,家长要注意让孩子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定期复查心脏情况。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