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运动或位置性错觉致自身或周围物体有旋转等异常运动感,常见耳源性(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枢性(脑部病变如脑供血不足、脑血管意外)、颈源性(颈椎病变致眩晕)等原因,通过问诊发作特点、体格检查(前庭、听力等)、影像学(头颅CT、MRI、颈椎X线等)诊断,急性发作期卧床静息,耳石症用复位,梅尼埃病用改善内耳循环药,原发病针对性治疗,老年人眩晕防严重疾病及摔倒,儿童排查耳部等并遵医嘱,有基础病史者按对应病警惕,日常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适度颈部锻炼、控基础病,耳源性等人群有相应预防头部剧烈运动等措施
一、眩晕的定义及常见原因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的错觉,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出现旋转、晃动、倾斜等异常运动感。其常见原因包括:
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研究表明该病与内淋巴积水有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还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是因耳石脱落刺激前庭感受器引发。
中枢性眩晕:多由脑部病变引起,如脑供血不足,常与脑血管狭窄、动脉硬化等相关;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脑出血)也可导致中枢性眩晕,伴随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颈源性眩晕:颈椎病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压迫颈部血管、神经,影响脑部血供及神经传导,从而引发眩晕,常伴颈部不适。
二、眩晕的诊断要点
需通过详细问诊明确眩晕发作特点,如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体格检查包括前庭功能检查(如眼震电图)、听力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可帮助排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颈椎X线或CT有助于判断颈源性眩晕的颈椎情况。
三、眩晕的处理方法
急性发作期处理:发作时让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耳石症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这是目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梅尼埃病发作期可使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遵医嘱)缓解症状。
针对原发病治疗:中枢性眩晕需针对脑血管病等原发病治疗,如脑供血不足可改善循环,脑血管意外则需按相应脑卒中治疗方案处理;颈源性眩晕可通过颈椎康复治疗,如牵引、理疗等改善颈椎状况。
四、特殊人群眩晕注意事项
老年人:眩晕可能是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的信号,需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病情,且老年人行动不便,发作时要防止摔倒。
儿童:儿童眩晕需排查耳部感染、先天性内耳发育异常等,避免自行使用成人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后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有基础病史者:如高血压患者出现眩晕,需警惕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眩晕要排查是否为低血糖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相关。
五、日常预防与保健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熬夜等不良姿势和作息;适度进行颈部锻炼,增强颈椎稳定性;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定期体检监测。
耳源性眩晕患者需注意避免头部剧烈运动,预防耳石再次脱落;中枢性眩晕患者要遵医嘱规范治疗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