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型足癣是足癣常见类型,由皮肤癣菌感染致,好发于足跖、足缘,有深在水疱、瘙痒等表现,靠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诊断,治疗分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预防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合适鞋子、避免交叉感染,儿童老年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病因
主要是皮肤癣菌感染所致,常见的皮肤癣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这些真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足部多汗、穿不透气的鞋子等情况容易为皮肤癣菌的滋生创造条件,从而引发水疱型足癣。
二、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多发生在足跖、足缘部位。
2.水疱特征:常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液清澈,周围无红晕,可散在分布或群集分布。水疱干燥吸收后会出现脱屑。
3.症状表现: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感,搔抓后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等情况。
三、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足部特定部位的水疱、瘙痒等)以及真菌学检查来确诊。真菌学检查可以通过取水疱疱液、鳞屑等标本进行镜检或培养,若发现皮肤癣菌即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与预防
1.治疗: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对于症状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断。
2.预防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足部,洗完后及时擦干,尤其是脚趾间的部位。
选择合适的鞋子:穿透气性好的鞋子,如棉质袜子搭配透气的布鞋、运动鞋等,避免穿塑料鞋、不透气的皮鞋等。
避免交叉感染: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个人物品,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尽量避免赤足行走。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在预防和治疗水疱型足癣时更要注意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抗真菌产品,且要避免儿童搔抓水疱部位,以防继发感染等情况。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其他疾病的影响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