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长鸡眼主要是因足部皮肤长期受摩擦和压迫致角质层增生增厚,摩擦因素包括鞋子不合适(不同年龄段人群穿不合脚或材质不当鞋子易致脚部摩擦)和职业因素(如服务员、建筑工人等长时间站立行走致脚部频繁摩擦);压迫因素有足部结构异常(如拇外翻、扁平足致脚部受力不均受压)和重物长期压迫(如仓库搬运工脚部受货物压迫、长期卧床患者脚部受被褥压迫)。
一、摩擦因素
1.鞋子不合适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鞋子不合适是常见的导致长鸡眼的原因。儿童如果穿的鞋子过小、过紧,尤其是运动鞋等,如果尺码不合适,会使脚部某些部位受到过度摩擦。比如,儿童活泼好动,若鞋子的鞋头过窄,会导致脚趾部位受到挤压和摩擦;青少年时期,脚部还在发育,若穿不合脚的鞋子,如高跟鞋等(青少年若过早穿高跟鞋),会使前脚掌等部位受到异常摩擦;成年人如果长期穿高跟鞋,鞋跟过高会使身体重心前移,前脚掌承受过多压力,同时鞋尖部分过窄会摩擦脚趾外侧等部位;老年人如果鞋子质地过硬、鞋内有异物或者鞋子不合脚,也容易造成脚部摩擦。例如,长期穿尖头高跟鞋的女性,前脚掌受到的摩擦会增加,容易在脚掌前部、小脚趾外侧等部位形成鸡眼。
鞋子的材质也有影响,一些质地较硬、不透气的鞋子,会使脚部出汗后不易蒸发,皮肤处于潮湿环境,更容易受到摩擦损伤。比如,一些塑料材质的凉鞋,如果设计不合理,脚部与凉鞋之间的摩擦会频繁发生。
2.职业因素
某些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脚部受到摩擦的机会增多。例如,服务员需要长时间在店内走动,脚部不断与地面、鞋底摩擦;建筑工人长期在工地劳作,脚部与鞋子、地面等频繁接触摩擦;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脚部与运动鞋之间的摩擦也较为剧烈。以建筑工人为例,他们在工作时脚部持续受到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尤其是脚部的受力部位,如脚跟、脚底等,长期下来容易形成鸡眼。
二、压迫因素
1.足部结构异常
有些人足部本身存在结构异常,如拇外翻,这会导致脚趾的排列发生改变,使脚部受力不均,某些部位受到过度压迫。拇外翻患者的大脚趾向外侧偏斜,使得脚部的压力分布改变,拇指内侧、脚掌等部位容易受到挤压和摩擦,从而增加了长鸡眼的风险。对于患有拇外翻的儿童来说,由于脚部还在发育阶段,这种结构异常可能会更早地导致脚部出现摩擦和压迫问题;成年人若患有拇外翻且未得到及时纠正,会持续受到压迫,进而引发鸡眼。
扁平足也是一个因素,扁平足患者的足弓较低或消失,脚部的缓冲功能减弱,在行走或站立时,脚部的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分布不均匀,某些部位会受到过度压迫。比如,扁平足患者在长时间行走后,脚底的某些部位会承受过多压力,容易形成鸡眼。不同年龄段的扁平足患者都可能受到影响,儿童时期如果是扁平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脚部不断承受身体重量,更容易出现摩擦和压迫问题;成年人扁平足患者由于日常活动较多,也容易长鸡眼。
2.重物长期压迫
一些特殊情况会导致脚部受到重物长期压迫,例如,长期站立工作且脚部还需承受重物的人群,像仓库搬运工,在搬运货物时脚部可能会受到货物的压迫;长期卧床的患者,如果脚部位置不当,也可能受到被褥等的压迫。仓库搬运工在工作时,脚部可能会被堆放的货物长时间压迫,尤其是脚部与货物接触的部位,容易因压迫和摩擦而形成鸡眼;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如果脚部被不合适的被褥等压迫,也可能出现鸡眼问题,需要定期检查脚部情况,调整被褥位置,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