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化脓由细菌感染致扁桃体出现脓性分泌物,局部有扁桃体肿大、咽痛等表现,全身有发热等症状,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抗感染、局部治疗,可通过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预防。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扁桃体明显肿大,表面覆盖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的脓性分泌物,可连成片状,易拭去,但拭去后不易出血。同时,患者会感到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扁桃体充血、肿胀,甚至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全身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甚至惊厥;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扁桃体,观察到明显的脓性分泌物、肿大以及周围组织的炎症表现来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细菌感染。咽拭子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儿童需特别注意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防止脱水,同时要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对扁桃体的刺激。
抗感染治疗:根据致病菌的种类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年龄因素,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局部治疗: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等漱口,清洁口腔,减轻局部炎症。儿童漱口时需有成人监护,防止误吸。
预防措施
增强体质:对于儿童,要保证合理的饮食,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促进其免疫系统发育完善;鼓励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户外活动等,以增强体质。成年人则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注意口腔卫生:教育儿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成年人也应保持口腔清洁。在流感高发季节或周围有感染病例时,更要加强口腔卫生护理。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扁桃体炎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要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总之,扁桃体炎化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了解其相关知识有助于及时发现、正确诊断和有效预防及治疗,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