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恶性肿瘤病理分型主要有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70%-80%,好发上颌窦,各年龄段可发病,男多于女)、腺癌(约占10%-15%,包括多种类型,筛窦相对多见,年龄性别差异与鳞癌有相似性)、未分化癌(较少见,恶性程度高,各部位均可发生,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年龄无特殊倾向,男稍多)、腺样囊性癌(约占2%-5%,好发筛窦,发病年龄30-50岁,性别差异不显著,症状隐匿)、恶性黑色素瘤(罕见,约占1%,各部位均可发生,多见于中老人,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预后极差)、肉瘤(包括多种,相对少见,发病年龄青少年至中年,男略多于女,不同类型有一定特点)。
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鼻窦恶性肿瘤的70%-80%。好发于上颌窦,其次为筛窦。其癌细胞具有鳞状上皮分化的特点,可呈现不同的分化程度,高分化者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珠,低分化者则细胞异形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在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比如长期吸烟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腺癌:约占鼻窦恶性肿瘤的10%-15%。包括黏液性腺癌、浆液性腺癌、乳头状腺癌等。黏液性腺癌常起源于鼻窦黏膜的黏液腺,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黏液分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浆液性腺癌则类似涎腺的浆液性腺癌;乳头状腺癌具有乳头状结构,癌细胞呈立方或柱状。腺癌在不同鼻窦的发生概率有所不同,筛窦相对较多见,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与鳞状细胞癌有一定相似性,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个体差异分析。
未分化癌:较少见,恶性程度高。可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癌细胞小,呈梭形或圆形,核深染,胞质少;大细胞未分化癌癌细胞较大,形态多样。未分化癌在鼻窦各部位均可发生,患者一般病情进展较快,预后相对较差,年龄分布无明显特殊倾向,但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受到影响,男性发病可能稍多。
腺样囊性癌:约占鼻窦恶性肿瘤的2%-5%。肿瘤细胞呈筛状、管状或实性排列,细胞为多边形或梭形,有黏液样基质。腺样囊性癌好发于筛窦,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性别差异不十分显著,患者症状出现相对较隐匿,病情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
恶性黑色素瘤:罕见,约占鼻窦恶性肿瘤的1%左右。肿瘤细胞含有黑色素,可呈上皮样、梭形或混合形。恶性黑色素瘤在鼻窦各部位均可发生,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但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需要高度重视。
肉瘤: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等。骨肉瘤起源于成骨细胞,可见肿瘤骨形成;软骨肉瘤起源于软骨细胞,可见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异形性;纤维肉瘤由纤维母细胞样细胞组成。肉瘤在鼻窦中相对少见,发病年龄多在青少年至中年人,男性发病可能略多于女性,不同类型肉瘤在鼻窦的发生部位等有一定特点,需要结合具体病理表现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