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1
2277次浏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
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中老年,部位多位于结肠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因该处血供相对较差。常由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等低流灌注造成,此外也见于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动脉重建术或大动脉炎后。典型症状,多为突发性的痉挛性下腹疼,常伴里急后重,一般在24小时之内,排黑色或暗红色血便,体格检查在左侧腹部有压痛和腹膜刺激征,直肠指检手套有血迹,结肠镜检查可见轻度非特异性炎症或多发性溃疡或有血痂。治疗包括禁食、输液、抗生素、肛管排气等,如腹痛加重并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时应及时剖腹探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肛肠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