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1
1335次浏览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它的发生机制和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心动过速发作起始和终止时心率逐渐变化,有别于阵发性的心动过速故称为非阵发性。心率多波动在70-150次/分或者更快,心率正常规则,QRS波群正常。自主神经系统张力的变化可影响心率的快慢,如心房活动由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起搏点控制可发生房室分离。洋地黄过量造成者,经常合并房室交界区文氏型传导阻滞,使心室率变得不规则。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最多见的病因是洋地黄中毒,其他为下壁的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风湿热或心瓣膜手术后,偶可见于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