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3
3241次浏览
机体感染登革病毒后,体内可产生促进性抗体。再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可诱发机体产生登革出血热或者登革休克综合症。病初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吐血、尿血、便血。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毫升,血液浓缩,血小板明显下降。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急生命。部分病例表现为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昏睡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到6小时内死亡。登革出血热病死率1%到5%,登革休克综合症预后不良。再次感染登革之后,病情一般相对较重,需及时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出血或者休克,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经过积极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