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3
4850次浏览
尿崩症经常是因为一种中枢性疾病或者是肾脏疾病所造成的,尿崩症多见于青壮年,一般男女的发病率大约是2比1。尿崩症从分型分类上,一般以中枢和肾性两种为多见。中枢性的病因主要是原发、继发和遗传这三种。其中原发性的病因现阶段还不是很清楚。继发性病因主要是头部的外伤、肿瘤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所造成的一些神经内分泌调节表现出异常。因此造成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减少。进而造成肾小管对于水的重吸收发生障碍,造成尿量的增加。遗传性尿崩主要是基因突变所造成的,一般有家族史。而肾性尿崩主要是因为先天性的因素以及肾炎或者代谢性疾病造成机体肾脏对于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因此造成肾小管重吸收水障碍所造成的。它的主要症状:烦躁口渴、多饮多尿,现阶段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以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病因治疗以及抗利尿药物治疗为主。